Cherryzhang pfp

Cherryzhang

@cherryzhang

523 Following
647 Followers
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认知和良知的区别。 认知是抽象的,抽离的外部知识; 良知是从于心,身心俱行后的合一。
0 reply
0 recast
0 reaction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相比于进击的巨人在初看时的震撼,EVA的后劲儿,也实在太大了。 它构建了一个宏大到近乎宗教层面的原初世界体系。 从使徒到EVA本体、从人类补完计划到LCL之海,每个设定,都以一种神启式寓言,讲述了人类命运与意识的终极谜题。 不过最打动我的,不是这些宏大设定, 而是剧中那群精神状态摇摇欲坠、各自满身创伤的孩子们。 他们每一个人都背负着「拯救世界」的使命,可他们的行动动机却极其私人化,甚至自私、逃避、扭曲。 碇真嗣不是为了世界,而是为了被父亲承认; 明日香不是为了正义,而是想证明“我比你强”; 甚至于三无少女绫波丽,也带着忒弥斯式困惑,“我是谁”都不确定。 换句话说,EVA不是让我们成为英雄,而是要我们承认,自己只是一个脆弱的人。 或许,世界末日并不可怕,真正可怕的是没人肯接纳你; 而在巨大的末日幻象...
0 reply
0 recast
6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无比同意郝蕾的看法,电影逐渐沦为了落后的艺术; 但我个人认为,未来替代电影的是游戏(第九艺术)。 游戏,在讲故事和表达文化方面更深入人心,同时还有沉浸感。 观众在电影中,更多是旁观者,而在游戏中,却是切实参与者。 ​ ​当然游戏,必须要与底层的封闭系统不断展开博弈, 伴随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普及,虚拟和现实的交汇越来越具备可能性, 而这种可能性,是需要开放性系统作为底层动力的, 无论是开放的数字虚拟系统,还是新奇组合的玩法,亦或是硬通货的虚拟货币。 ​ ​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成熟+虚拟货币的共识,以及虚实交互的可能性空间,可能就是后现代人,所习惯的艺术和娱乐化日常。
0 reply
0 recast
2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不同视角的神奇。 ​ ​小时候,我经常做梦, 虽然没有梦见过小王子牵着玫瑰旅行星球, 也没有梦见过爱丽丝跌进没有大人的洞穴。 但我那些梦,也是一个个奇幻冒险的异域世界。 只是后来,很少再做那类的梦了。 梦开始变得破碎、灰暗,甚至惊恐。 梦里没有童话,只有自己不敢承认的情绪和脆弱。 也逐渐明白, 梦,是潜意识的释放, 是清醒时不肯面对的痛苦。 它不是幻觉, 而是一面镜子。 梦里深藏的恐惧、欲望, 也夹杂了最真实的渴望。 所以啊, 直面痛苦, 才能穿过那道黑森林, 那里不再有童话, 唯有自己,醒着的活着。 ​
0 reply
0 recast
1 reaction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回看孔子经历,老人家也是真舍得折腾。 五十岁之前都不信命,周游列国后被打击诶,没办法了只能回鲁国当个小差,然后接触到了文王周王时期留下的不宣与世的占卜资料, 研易学易,终于知天命,明白自己作为思想家而不是革命家的宿命。 不过他晚期的易传和春秋,又把儒家导入了形而上学,也为后期儒释合流奠定了经学基础。
0 reply
0 recast
5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现在电视剧的很大一部分戏剧张力就在于恩与情的分离。 并且将这种分离提纯为爱情,同时也是基于现实与理想的反差,让主角心甘情愿的献祭。 爱情,虽是千古不变的议题,但只关注与爱情又未免太过狭隘。 以小见大,以大赋小,方为艺术。 ​​​
0 reply
0 recast
5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外卖补贴大战背后的逻辑, 以工代赈,确实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。
1 reply
0 recast
6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人总是容易过度关注自身的匮乏。 匮乏,滋生一种代偿心理,无论是容貌硬性的爆改,还是专业理解的深入, 前者需要维护成本,所以不是真正的拥有,一定要不断的显现和证明其存在感, 后者则是通过智识上的深度和碾压,形成垂直上的专业拜服,收获一大批信众。 然而自己擅长的东西,反而不屑一顾。要么是不自知,要么是无所谓。 不自知是一种浪费,把精力过多放在了外部,而没有更多的内寻,专注到自身,从而不断的通过吸收外部的营养,融合到自己身上,这是一种智慧。 无所谓,更多就是千帆过尽后的看淡了,已然越过“一览众山小”阶段, 无论是现实经历之铸造,还是心理境界之无我,都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升华。
1 reply
0 recast
8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挺有意思的, 看某教授说,古希腊悲剧论里面的宿命论,用现代心理学来讲就是「习得性无助」,既是对命运的服从,也是对历史规律的服从。 但古希腊悲剧,一定少不了反抗精神,就像西西弗斯的挣扎困境,这也是使悲剧不沦为命定论,穿插其中的主体性精神。 不过,他对快乐的解释也很现代化, 追求快乐,不是非理性行为,背后反而是理性, 因为他认为快乐是“傻”乐,有点类似大智若愚了。 其实,这段话所诉说的对象,预设了他的目的,也映射了他自身所属的阶级, 能够领悟到这个层面的快乐,才是所谓理性的快乐。 你换个阶层对话试试看, 一旦下沉到普世化的快乐,那可就是娱乐至死了。 所以说,但凡公开谈论个人偏好问题,都不能脱离唯物史观啊, 你得历史身份、经历,个性,种种叠加效应之下,塑造了你和你的观点。
0 reply
0 recast
7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说实话,我一想到李安,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他那经典的尴尬表情。 从我个人主观视角解读或投射的信息就是,我常常因为感觉自己不够变态,而与世界格格不入,当然别人也会有别人的视角投射。 我想这个也跟我自己当下的状态是契合的,没有一个世俗的价值定位和结构归类。 既不属于这个地方,也不属于那个地方,灵魂无法通过在地扎根,思想又无法完全挣脱实际。 这又让我联系到孔子,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,独创孔门德育组织,穷尽毕生所学,希望打破贵族政治统治的循环。 亦或者是脱产阶级的仕人代表王阳明,相比朱熹早期的地方性实践,通过宗族的地方势力构建调和中央集权。 王阳明则处于传统门阀门第失势+钱重物轻的资本萌芽期+科举制扩招后的人才泛滥,苦无自身用武之处,又几经浮沉身世飘零,悟出了遵循内心良知的实践之「道」。 ...
0 reply
0 recast
3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作为纯粹的分享,创作还是非常自由的。 对我来说,​视频和文字的记录差别可能就在于, 视频在拍摄过程中,很容易干扰做事的纯粹,打破沉浸其中的心流, 而文字更多在于事后的总结和提炼,有着更强的逻辑和输出目的性。 ​ ​二者各有优劣, 如果自主实践过程中的拍摄等外包出去的话,做事更容易纯粹,但往往事前就已经预设了目的,不然谁愿意白干活。 而文字的线性化逻辑,以及更深刻的隐喻,可以引伸出无限的想象空间,这又是靠纯粹影像很难实现的,彼岸的世界。 ​
1 reply
0 recast
5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「老红叔」、「红登区」,这他妈也太雷人了吧。 ​ ​以前也就听说,那些闲的操蛋的二代、或是权商勾结的老登,爱这么玩儿。 ​ ​看起来,社会还是过分超前了。 普通人的「性」,已经开始脱离原始意味,指向纯粹的新鲜感和力比多释放了。 也就是消费主义层面上的快感商品。 但这不是单纯的“性压抑”问题,也不是简单的性别冲突,背后是结构性暴力的全面下沉。 一种由上而下的情感虚无、伦理塌陷,渗透到了普通人闲隙的个人空间。 当我们的“欲望”,被抽离了情感、历史与责任,只剩“新鲜感”和“控制感”的时候, 面对的,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身体礼训,而是灵魂的彻底商品化诶~
0 reply
0 recast
4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总有一些人喜欢把低俗当做真性情。 还有一些人通过否认自身的生理实质,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,实际也叠加了一定程度的暴论或雌竞。 觉察自己身上的表演性,尽量对自己诚实。
0 reply
0 recast
5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破坏力和破局力, 其实就是权力和认知叠加后的差异, 前者侧重于迎合当下社会反叛的情绪。后者侧重于技术的突破和生产力增量。
0 reply
0 recast
3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古典生活和小而美的政治实践吧
0 reply
0 recast
0 reaction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对于某些人来说,分享日常纪念性照片、旅游打卡、购买纪念产品等等,都算是一种传统身体在场的规训和仪式体验的外包或替代。 而对我来说,输出文字或视频形式的内容,围绕自身主体体悟后的升华和凝结,就是我专属的打卡方式, 个人性的仪式感,很难接受外包,也很难接受二手性,但也就缺少了迎合大众的传播性和拓展性。
0 reply
0 recast
6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更深入的理解八卦, 传统社会的八卦, 从地方性的舆情监督、小茶馆的权力模拟,到民间道德实践的规范来看,都有着它的复杂性和存在必要性。 现代信息社会的八卦, 很容易演化成为网络暴力,但也算是一种对官方制度的反向代偿。 而八卦的动力因来源于情绪的宣泄和从众, 犹如滚雪球一般的放大,最后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民间群情激愤,所形成的线上权力不可小觑,也起到了政治的互补和稳定效用。 而现代社会的男性,网络不再有传统茶馆的实地权力模拟和参与感了,反而更容易把网络当做情欲的放大器。 这也就是线上擦边生意和流量的存在意义了, 各类大胸、长腿、紧透露的私房暗示,不断放大并释放男性内心深处长期积压的情欲。 对于身体的情欲隐喻和其符号的占有欲,成了一大部分人参与网络世界互动的动力。 只是,得不到...
0 reply
0 recast
3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大智若愚,不是名词,而是共在的经历。 在共同的在场之后,还能说出大智若愚,基本都是性命之交了。 即便别人不理解也没关系,但总有那么一个人,值得自己去笃定。 只是,现代社会难有同筑关系的环境了,基本停留在偶像剧、神话剧, 换言之,为需要而设计的理想之中了。
0 reply
0 recast
4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其实精神分析那套确实挺好用的,关键看掌握这套理论和技术的人怎么去调用它。 如果摒弃道德束缚,把对方当成一个可以操控的工具, 无论是用治愈、还是激怒的形式,在这个过程中,操作者都可以潜移默化的导向更深层次的情感动机和认知。 再见爱人里面的张泉灵,可以算是掌握了这套理论和实操技术的人, 她可以通过面对面互动,对话设计,以及情绪观察,很快速的推理并分析出这个人背后的底色、动机以及伤痛根源。 一战成名后,类似节目也在不断强化她这个能力。 但我看她某一次面对倪虹洁的时候,居然破防了。 由于太过心疼对象的遭遇,她甚至逃避与之对视。 可能也是同为女性吧,偶尔暴露出了自己有人味的一面, 只是对于节目组来说,她这算是非常不称职的表现了。 ​ ​不过像留几手那类的聪明人,尤其难设计。 因为他的警觉性特别高...
1 reply
0 recast
4 reactions

Cherryzhang pfp
Cherryzhang
@cherryzhang
太神奇了,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,梦见抓到了一个连环杀人犯,这个杀人犯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。 没有任何是非观念,就是骨子里暴戮,有着疯狂的破坏欲,还在某网站上直播讲述这些事,而听众以为他是开玩笑,特别亢奋也跟着起哄,种种叠加促使他杀了十几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孩子,并以此为荣。 我看到他又想到了商人,一股骨子里的嗜血欲,没有匹配足够的权力,就成了世人眼中的犯罪,不然,也是能够历史留名的程度。
0 reply
0 recast
2 reactions